經濟學在職博士練習題

  人們都希望國富民強,而國富無非就是經濟發(fā)達,人們生活安康,所以經濟學一直是社會中的熱門專業(yè)。對于在職人員來說,也想向經濟學靠攏,希望成為經濟學的領頭人物,所以很多符合條件的人們就開始報考在職博士。下面就是一套關于經濟學在職博士的模擬題及答案,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一、 名詞解釋 (每題4分,共20分)

  1. 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

  2. 菲利普斯曲線

  3. 直接融資

  4. 社會保障

  5. 國際收支

  二、 簡答題 (每題8分,共40分)

  1. 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2. 資產證券化的意義

  3. 通貨膨脹的成因

  4. 產品生命周期的四階段理論

  5. 財政職能的基本內容

  三、 論述與計算 (每題20分,40分)

  1.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依賴于體制模式的轉變

  2. 已知消費函數為C=200+0.5Y,投資函數為I=800-5000r,貨幣需求為L=0.2Y-4000r,貨幣供給為m=100。

  (1)求IS和LM曲線的方程

  (2)求均衡國民收入和均衡利息率

  參考答案

  一、 名詞解釋

  1. 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前者是指廠商在要素市場上購買或租用生產要素投入所需要的實際支出;后者是指廠商使用自己的生產要素所必須支付的機會成本,與顯性成本相對。經濟學中的成本是二者之和。

  評析:隱性成本的概念揭示了經濟學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即機會成本,在解釋這個名詞時,強調機會成本是比較關鍵的。

  2.菲利普斯曲線:是經濟學家菲利普斯在1958年提出來的,它描繪的是失業(yè)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的交替關系。并且當通貨膨脹率為零時,失業(yè)率穩(wěn)定在一個水平上。該曲線揭示了低失業(yè)和低通貨膨脹二者不可兼得。

  評析:菲利普斯曲線是理解總供給總需求理論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應該回答出它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其次應該知道它是一個經驗性的結論。

  3.直接融資:是指貨幣資金供給者和貨幣資金需求者之間直接發(fā)生的信用關系。雙方可以直接協(xié)商或在公開市場上由貨幣資金供給者直接購入債券或股票。通常情況下,由經紀人或證券商來安排這類交易。

  評析:直接融資是兩種主要的融資方式之一,復習時應該注意與間接融資對比起來記憶,99年的論述題實際上考的就是這個知識點。

  4.社會保障:是指政府通過??顚S枚惢I措資金,向老年人、無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機會的人、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是隨著近代大工業(yè)而產生的。

  評析:記憶性的內容,主要涉及養(yǎng)老、醫(yī)療、失業(yè)保險和社會救濟等方面。

  5.國際收支:反映的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國際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有廣義和俠義之分。前者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同其他國家由于貿易、勞務、資本等往來而引起的資產轉移;后者指系統(tǒng)記載的在特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一個經濟體與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項經濟交易。

  評析:2000年考過廣義國際收支,所以在回答這個概念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區(qū)分廣義和俠義的國際收支,不需要展開。

  二、簡答題

  1.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1)資源配置遵循產權規(guī)則:通過對產權的界定和保護來確立排他性產權,對于市場機制有效協(xié)調微觀決策是至關重要的

  (2)經濟主體獨立自主的分散決策:在市場經濟中,經濟決策是由各個獨立的經濟決策主體自主進行的,并承擔決策的相應后果

  (3)自由和平等的競爭:市場經濟作為契約經濟,所有從事市場交易的行為人的地位和機會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們在機會均等、公平交易準則的約束下自由地參與市場競爭

  (4)市場價格協(xié)調的微觀決策:在市場經濟中,價格的變動顯示著產品的稀缺程度,指導微觀主體進行決策

  (5)按生產要素貢獻和市場效率分配

  評析: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包括資源配置的原則、主體、方式、協(xié)調手段和收入分配的依據等諸多方面,是一個邏輯和實際不斷擴展的過程。

  2.資產證券化的意義

  (1)降低信用等級較低的金融機構發(fā)行存款和債務憑證的成本;

  2)能夠使金融機構減少甚至消除其信用的過分集中,同時繼續(xù)發(fā)展特殊種類的組合證券;

  (3)使得金融機構能夠更充分地利用現有的能力,實現規(guī)模經濟;

  (4)通過將非流動資產轉換成可流通證券,使其資產負債表更具有流動性,而且能改善資金來源;

  (5)證券出售后,將證券化的資產從資產負債表中移出,可以提高資本比率

  評析:實記,主要的落腳點在于資產證券化對金融機構的影響,這個概念在02年名詞解釋中考過。

  3.通貨膨脹的成因

  通貨膨脹是宏觀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價格水平的持續(xù)上漲,由于宏觀經濟運行可以簡要地概括為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均衡,因而通貨膨脹的成因也主要表現為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

  (1)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xù)、顯著的上漲。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和國外需求增加都會對社會總需求增加產生影響

  (2)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是指由于供給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xù)和顯著的上漲。成本推動主要包括工資和利潤推動

  評析:該考題其實就是考察了通貨膨脹的類型,一般答到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并對其簡單地進行闡述就可以了,能夠知道結構性通貨膨脹就更好。

  4.產品生命周期的四階段理論

  (1)創(chuàng)新國由于具有廣大的市場、高水平的技術人員、科技投入,且企業(yè)將創(chuàng)新轉化為產品的能力強,因此創(chuàng)新發(fā)生在創(chuàng)新國,并對該產品有生產和市場的壟斷

  (2)外國開始模仿,創(chuàng)新國產品在該國(模仿國)的競爭力下降

  (3)外國模仿者開始向第三國出口,創(chuàng)新國出口受到影響,且大幅下降

  (4)外國產品進入創(chuàng)新國市場,創(chuàng)新國開始從出口國轉變?yōu)檫M口國

  評析:可以結合發(fā)展中國家的政策選擇進行記憶,比如進口替代到出口替代實際上包含了(2)-(4)的主要方面,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現代國際貿易理論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理論,其他還包括產業(yè)內貿易等。

  5.財政職能的基本內容

  財政職能是財政作為一個經濟范疇所固有的功能,包括

  (1)資源配置職能:指政府主要通過稅收動員社會資源,通過財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實現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

  (2)收入分配職能:指政府通過收入——支出制度對不同的收入階層征收不同的稅,并且增加低收入階層的支出項目,實現對市場活動產生的收入分配狀況的合理調整

  (3)經濟穩(wěn)定職能:指政府在失業(yè)和經濟蕭條使其實行赤字財政,在充分就業(yè)和通貨膨脹壓力很大時期實行盈余財政,熨平經濟波動

  (4)經濟發(fā)展職能:指政府通過主要稅收優(yōu)惠政策,調整支出結構,以經濟增長為核心,以結構調整為重點,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

  評析:前三項包括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經濟穩(wěn)定主要著眼于短期;經濟發(fā)展主要著眼于長期,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并且結合宏觀經濟政策的四個目標,應該能夠比較容易地回答,由于是簡答題,所以需要對各種職能做一個比較簡單的解釋。

  三、論述及計算

  1.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依賴于體制模式的轉變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指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生產要素的數量擴張轉向主要通過提高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來實現。傳統(tǒng)的經濟增長理論一般都是抽象掉制度因素,考察一國經濟是如何通過物質生產要素的投入變化或生產率的變化實現增長的。

  增長方式轉變的標志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來評價和度量的,而技術進步又在相當大程度上依賴于體制創(chuàng)新。體制因素之所以可以推動或制約經濟增長,是因為體制的變化具有改變收入分配,又改變經濟中使用資源效率的潛在可能性。體制的這種功能又是與體制可以影響人類的選擇行為有關。

  (1)體制實際上為每一個參加社會經濟活動的行為人設置了一整套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行為規(guī)則,這就為每一個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行為人規(guī)定了約束條件

  (2)體制創(chuàng)新可以通過塑造出新的激勵機制,激發(fā)行為人參與交易活動和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的動機,推動經濟增長

  (3)當行為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有助于克服經濟活動中的機會主義行為或搭便車行為時,它就能以較低的激勵成本調動行為人的勞動積極性,推動經濟增長

  因此,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依賴于經濟體制的轉軌。

  評析:首先回答增長方式轉變的含義,然后回答增長方式實現的途徑,接著闡述制度之于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作用,04年簡答題考過制度創(chuàng)新推動經濟增長的機理,其實這個問題與本題又一定的相似之處,最后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在職博士考試過程中或許困難重重,但是考生一定要注意,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只有付出努力,才可能有回報。

報考資格評估
請?zhí)峁┮韵滦畔ⅲ猩蠋煏M快與您聯(lián)系。符合報考條件者為您提供正式的報名表,我們承諾對您的個人信息嚴格保密。

相關文章

0/300
精彩留言

熱門學校

更多

熱門專題

2025年在職研究生報名時間、報名入口、報考條件 2025年上海交通大學在職研究生學費詳解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 專業(yè)碩士畢業(yè)證書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