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金融碩士專業(yè)課分析與論述題考前練習及答案2

  金融學在職研究生在一月聯(lián)考的招生形式中是比較受歡迎的專業(yè),并且專業(yè)畢業(yè)后可以拿到在職研究生雙證。準備報考的人可以看看,一月金融碩士專業(yè)課分析與論述題考前練習及答案?!?/p>

 

  問:根據(jù)吸收論的基本思想,試述本幣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答:(1)吸收論的基本思想。吸收論產(chǎn)生于20世紀50年代初,其基本思想是:國際收支盈余是吸收相對于收入不足的表現(xiàn),而國際收支赤字則是吸收相對于收入過大的結果,即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最終都是要通過改變收入或吸收來調節(jié)。吸收論具有強烈的政策含義,它認為國際收支調節(jié)屬于政策調節(jié),主張運用宏觀需求管理政策,包括匯率調整,或者增加收入,或者減少支出,或者兼及兩者,以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2)本幣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吸收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誘發(fā)性吸收,另一部分為自主性吸收,即A=αY D,α為邊際吸收傾向。為分析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可推導出公式:△B=(1-α)△Y-△D,其中B是進出口差額,△D表示吸收的增量。

  第一,貶值對收入和通過收入產(chǎn)生的影響:(1-α)△Y

  1)閑置資源效應。如果貶值的國家存在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資源,貶值就會通過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帶來產(chǎn)量(Q)的多倍增加。只要吸收傾向小于1,則收入增加會使貿(mào)易收支改善,改善的程度為(1-α)△Q。

  2)貿(mào)易條件效應。一國貨幣貶值通常將造成貿(mào)易條件惡化,使實際收入下降。設實際收入因貿(mào)易條件惡化而減少的數(shù)量為t,貿(mào)易差額在貶值之初由于進出口數(shù)量不變也隨之以同樣的程度(t)惡化。過后,吸收會隨著實際收入下降而減少αt數(shù)量,其中部分通過進口的直接下降,部分通過資源從非貿(mào)易品部門轉移到貿(mào)易品部門,而使貿(mào)易差額改善α的幅度。綜合來看,貶值通過貿(mào)易條件惡化對貿(mào)易差額的影響為(1-α)t。顯然,只有α>1,貿(mào)易條件效應才會使國際收支改善。

  閑置資源效應與貿(mào)易條件效應具有相互抵沖的作用。因而貶值對(1-α)△Y的實際效果是模糊的,取決于兩個效應的大小對比。

  第二,貶值對吸收的直接影響:△D

  1)現(xiàn)金余額效應。這是最重要的直接貶值效應。貶值會導致進口品和本國生產(chǎn)的貿(mào)易品的價格上升,在貨幣供應量不變的情況下,將使人們以貨幣形式持有的財富,即現(xiàn)金余額的實際價值下降。這樣,公眾為了將實際現(xiàn)金余額恢復到愿意持有的水平,一方面會減少商品和勞務開支,即減少吸收;另一方面會變賣手中的債券,售出債券引起債券價格的下降,而使利率上升,再度減少吸收。

  2)收入再分配效應。貶值引起的價格上升將帶來收入的再分配。由于各收入層次的邊際吸收傾向不同,這就會影響吸收。一般來說,物價上漲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有利于利潤收入者,不利于固定收入者。因固定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常較低,支出傾向較利潤收入者為高,故收入再分配的結果使整個社會的吸收總額減少,使貿(mào)易收支獲得改善。雖然高收入階層的消費傾向低于低收入階層,收入再分配因此會減少消費支出總額,但如果高收入階層將其利潤所得用來增加投資,則整個社會的吸收總額也不一定減少。

  3)貨幣幻覺效應。假定貨幣收入與價格同比例上升,即使實際收入沒有變化,但如果人們有貨幣幻覺,只注意價格的上升,因而減少消費、增加儲蓄,一國的吸收總額就會隨之減少。

  4)其他三種直接效應。這些效應對貿(mào)易收支的變動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①預期價格將進一步上升,人們就會提前購買商品和勞務。②進口資本品的價格上升將形成對投資開支的抑制。③本國商品的本幣價格上升對消費開支也會產(chǎn)生抑制作用。

報考資格評估
請?zhí)峁┮韵滦畔?,招生老師會盡快與您聯(lián)系。符合報考條件者為您提供正式的報名表,我們承諾對您的個人信息嚴格保密。

相關文章

0/300
精彩留言

熱門學校

更多

熱門專題

2025年上海交通大學在職研究生學費詳解 2025年在職研究生報名時間、報名入口、報考條件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 專業(yè)碩士畢業(yè)證書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