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內容范圍:
一、土壤資源基本理論與概論
1. 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土壤資源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人類發(fā)展中的重要性。
2. 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土壤,土壤資源、土壤生產力、土壤污染、土壤退化、土壤肥力,森林土壤概念;土壤肥力生態(tài)相對性(理解并能舉例說明),森林土壤與農業(yè)土壤主要區(qū)別。
二、土壤形成和土壤剖面特征
1.要求考生熟練掌握礦物巖石經過哪些風化過程和成土過程形成具有肥力土壤,腐殖質累積過程,淋溶過程,淀積過程,潛育化過程、潴育化過程等。
2.要求考生理解土壤形成因素
3.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土壤剖面觀察與記載
(1)土壤剖面、發(fā)生層、剖面構造等概念;(2)剖面形態(tài)描述:顏色、質地、結構、緊實度、濕度、新生體、侵入體,植物根系分布等土壤剖面形態(tài)特征;(3)森林土壤模式土壤剖面的構造。
三、土壤有機質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土壤有機質的概念,土壤有機質來源與類型;土壤有機質礦化的概念,土壤有機質腐殖化的概念,腐殖化的基本過程,胡敏酸組和富里酸組兩大類腐殖質有哪些性質。土壤有機質在土壤肥力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土壤物理性質
1. 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土壤質地的概念,質地與肥力的關系;砂、粘質土的改良方法。
2. 要求考生了解土壤結構概念;常見土壤結構類型,土壤團聚體與土壤有機碳及土壤肥力的關系。
3. 要求考生理解與掌握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的類型及其功能,土壤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的概念。
4. 要求考生了解土壤水主要類型與植物有效性;土壤水勢的概念,土壤水分特征曲線;吸濕系數、凋萎系數、田間持水量、全容水量(飽和持水量)的概念,有效含水范圍的概念與表達式。
五、土壤化學性質
1. 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土壤膠體與土壤陽離子代換作用,土壤膠體的概念,類型(有機膠體,礦質膠體,復合膠體);土壤陽離子代換量的概念,鹽基飽和度概念及其與土壤酸堿性的關系;土壤陽離子交換作用與土壤保肥、供肥、及施肥的關系。
2. 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土壤酸堿性,活性酸、潛性酸概念,活性酸與潛性酸的關系;土壤酸堿性來源;土壤酸堿性對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長的影響;酸性土壤和堿性土壤的改良途徑。
六、土壤養(yǎng)分狀況
1.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概念,土壤養(yǎng)分的來源與消耗途徑。
2. 要求考生理解和熟練掌握土壤氮、磷素養(yǎng)分化學形態(tài)及其有效性;土壤中的氮素、磷素循環(huán)。
七、土壤資源分布規(guī)律
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地帶性土壤與非地帶性土壤概念,東北地區(qū)主要的地帶性土壤類型,土壤地域性分布規(guī)律,我國土壤類型經度與緯度分布規(guī)律。
參考書目:
1. 孫向陽主編,《土壤學》,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5
2. 崔曉陽主編,《土壤資源學》,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7
考試總分:150 分;考試時間:3 小時;考試方式:筆試。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lián)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